立志識為先
20屆7班
張若臨
我認為立志識為先。識不單指知識,也指認識,辨識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‘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?!@里的思想力指的就是認識,辨識的能力。有這樣一個故事:農夫與熊是朋友,一只蒼蠅落在農夫的頭上,熊想要將蒼蠅趕走,就拿起石頭去砸農夫的頭,結果是殺死了農夫,可見有德無才成壞事。如果一個人連認識的能力都沒有,那他怎么認識德,如果一個人連辨識的能力都沒有,又怎樣去分辨好壞,怎樣去正確的立德。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為例,由察舉制轉變為科舉制就是最好的證明,當德已不再適應社會的進步時,識才是必然的選擇。秦王嬴政在七國爭霸戰火紛飛時統一天下,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靠的是德嗎?是識,這種識體現在他筑長城,開靈渠。他有的就是識,識使秦國強大,而秦二世不再有識,所有導致了秦國的滅亡。三國時的劉備,只有德而無識,最后只像跳梁小丑一樣在歷史的舞臺上曇花一現,一敗涂地。
我們已經是高中學生,從當下出發,識對我們才是更重要的。立德也是在一定識的基礎上的,也可以說沒有一定的識就一定沒有德,識才是實現立志的基礎。
所有我認為立志識為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