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我要肯定一點:“德”在人生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且無可替代,但,這并不意味著立志要以德為先。
同學們,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,來到高中,相信大家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道德水準,做人做事,都不缺德吧?假如你連一撇一捺都做不好,那你是應該以德為先,好好學學做人呢!
不過,這樣的同學想必也是少數,那么,以德為先去立志,你是想養大德,做君子吧?不錯,我很欣賞,但,現在不行!
為什么?因為高考。高考如戰場,不成功,便成仁。同學們,十年寒窗,十年磨一劍,決戰的日子不遠了!父母期待著我們凱旋歸來!師長期盼著我們金榜題名!國家等待著我們成為有識之士,建功立業!假如我們輸了,讓父母恩師失望的我們還好意思說自己“以德為先”?只有現在,以識為先,立下高考考好的小小志向才是真正的德行所在。
另外,請同學們回憶一下“文化”這個詞的內涵,我們不難發現,道德也是一種文化。既然如此,培養學識,吸收文化不也是一種養德之道嗎?學習《論語》時,感悟莊周時,敬仰杜甫時,我們的德行其實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不小的提升。或許你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不過,文化正是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。仔細想想,那些成功者、偉人、圣人們身上的閃光點不是一直在被我們模仿與學習嗎?
培養德行從來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只要我們心有正道,那么立足眼下,以識為先,將養德的進程放到后臺運行又有何不可呢?